散文
壯家阿妹踏歌來
----寫在壯族著名歌唱家藍馨妮演唱作詞歌曲《水鄉(xiāng)江南》《壯鄉(xiāng)三月春光美》《走壯鄉(xiāng)》之時
杜曉言
杜曉言
網(wǎng)絡是根無形的線,竟把我與壯家阿妹藍馨妮牽到了一起。還是知青葉萌老師在QQ上引薦,我初見她名字時,便覺滿紙都飄著廣西山水的靈氣——后來一聽她唱歌,才知這哪里是普通的歌聲,分明是劉三姐的調子從歲月里走了出來,于是提筆寫下《百靈賽不過藍妮的歌》,想把這份驚艷藏進詞里。

“前世有緣對過歌,今生再唱門前河”,我寫的句子,被她唱得滿是春江水的清甜。聽她的原生態(tài)唱腔,像站在廣西的竹林下,風里都裹著山歌的魂,我總忍不住想:這阿妹定是劉三姐派來的,不然怎會讓百靈鳥都自愧不如?
如今的她早已不是當年的網(wǎng)絡歌手,簽約唱片公司,北上北京、南下廣州去慰問演出,把壯家的調子唱遍了大江南北?!冻O歌好出海》里有漁舟晚唱,《壯家姑娘采茶歸》里有茶香滿坡,每首歌都被歌迷愛得緊,在民間傳了又傳。我與她常在QQ或手機上聊天,她甜甜地叫我“哥哥”,我也親昵地稱她“妹妹”,仿佛找回了失散多年的親人,年齡的差距、地域的遙遠,在這份默契里都成了虛無。
她還唱過我寫的《水鄉(xiāng)江南》與《走壯鄉(xiāng)》,前者竟有近百名歌手翻唱,連廣西彩調團都把它帶到社區(qū)廣場,讓江南的柔與壯鄉(xiāng)的俏,在歌聲里融成了最美的畫。每次聽她唱歌,都像看見一位壯家阿妹踏歌而來,身后跟著廣西的青山綠水,也跟著我與她因音樂結下的、最純粹的緣。
我可以幫你為這篇散文搭配一段簡短的“山歌風”引言,讓開頭更貼合壯家文化與瓊瑤式浪漫感,需要試試嗎?
為您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