散文
屏間暖意濃,文墨勵歌心
——記盧明主席為我自學歌詞撰稿刊于《菏澤日報》之憶
杜曉言
杜曉言
指尖劃過手機屏幕,那篇刊登在《菏澤日報》上的文字仍清晰如初,盧明主席的筆端似裹著鄆城的暖陽,將我自學歌詞的點滴娓娓道來,字里行間的溫度,隔著紙張都能暖到心底——這份認可,始于屏前的微信交流,卻成了我追夢路上最珍貴的饋贈。

我與盧明主席素未謀面,唯有微信對話框里的字字句句,串聯(lián)起彼此對文字的熱忱。自學歌詞的日子里,我總在平仄與韻腳間摸索,有時為一句詞反復修改至深夜,有時因靈感突現(xiàn)趕忙在備忘錄里記下只言片語,這些細碎的堅持與困惑,我偶爾會在微信里與盧明主席提及。他從不會居高臨下地指點,反倒像位親切的師長,耐心聽我講創(chuàng)作的故事,偶爾發(fā)來幾句鼓勵:“文字里藏著真心,就一定能打動人。”
沒想到,這份不經(jīng)意的交流,竟被他記在了心上。當盧明主席在微信里說“想為你的自學經(jīng)歷寫篇稿子,發(fā)在《菏澤日報》上”時,我既意外又感動。我從不是什么耀眼的創(chuàng)作者,不過是憑著一股對歌詞的熱愛,在逐夢路上慢慢前行??伤奈淖?,沒有刻意渲染,卻滿是真誠——他寫我在病中仍堅持改詞的執(zhí)著,寫我與港臺音樂人合作時的忐忑與歡喜,那些連我自己都未曾細究的細節(jié),被他一一捕捉,釀成了報上溫暖的篇章。
報紙刊發(fā)那天,盧明主席第一時間將版面照片發(fā)來,微信里那句“繼續(xù)加油,你的歌會被更多人聽見”,讓我眼眶發(fā)熱。這份屏間傳遞的暖意,這份文墨相贈的鼓勵,遠比任何獎項都珍貴。往后的日子,我會帶著這份溫暖,在歌詞的世界里繼續(xù)前行,用真心寫好每一句詞,不辜負這份跨越屏幕的期許。
為您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