散文
一曲筑路歌,牽起四十年兵心
——記原鐵四師宣傳隊王金玉與《筑路的哥哥走四方》
杜曉言
總覺得有些旋律是帶著時光溫度的,像老相冊里泛黃的照片,一觸碰就暖了心頭。比如那首《鐵道兵戰(zhàn)士志在四方》,激越的調(diào)子一響起,就像推開了記憶的木窗,能看見鋼軌延伸向遠(yuǎn)方,看見穿軍裝的身影在工地上忙碌——那是共和國鐵路建設(shè)的崢嶸歲月,是刻在骨子里的兵心印記。
而如今,我寫下的《筑路的哥哥走四方》,竟成了一根溫柔的線,牽起了我與王金玉的四十年兵緣。與她相識,原是鐵道兵戰(zhàn)友微信群里的一場意外驚喜。她是鐵四師宣傳隊的老文藝兵啊,四十年前,正是憑著一曲《鐵道兵戰(zhàn)士志在四方》的清亮歌聲走進軍營,那獨特的嗓音,曾在多少個星光閃爍的筑路營地響起,點亮過戰(zhàn)士們疲憊卻熾熱的夜晚。
我不過是鐵四師出身的業(yè)余詞作者,當(dāng)?shù)弥芘c這位久仰的歌唱家結(jié)緣,心底的歡喜像初春的嫩芽,悄悄從歲月的縫隙里冒了尖,帶著幾分怯意,又藏不住雀躍。是戰(zhàn)友玉樹臨風(fēng),把《筑路的哥哥走四方》的詞曲送到她眼前。我原是忐忑的,怕這粗淺的文字配不上她的歌聲,可她竟爽快應(yīng)下了演唱的邀約,那語氣里的熱忱,像極了當(dāng)年穿上軍裝時的模樣。
我懂的,不是我寫的詞有多好,是那字里行間的筑路情、兵旅意,戳中了她心底最軟的角落——那是屬于我們鐵道兵的共同記憶,是比黃金還珍貴的情結(jié),是隔了四十年時光,依舊滾燙的初心。
如今,她的演唱版我不知在手機里循環(huán)了多少遍。那聲音哪里是歌聲,分明是山澗的泉水啊,清冽又甘甜,裹著四十年歲月沉淀的溫柔,又藏著當(dāng)年文藝兵的熾熱。聽著聽著,就像看見兩個時空輕輕相擁:昔日軍歌嘹亮,唱的是保家衛(wèi)國的豪情;今朝情歌悠揚,訴的是筑路兒女的牽掛。
這一曲《筑路的哥哥走四方》,竟把歲月唱軟了,把兵心唱近了,甜了我的白晝,也甜了我的夢。
為您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