散文
西部歌魂:以曲為契,歲月留聲
——記《媽媽的恩情》合作者李紅林、演唱者張云
杜曉言
杜曉言
西部的風(fēng),總裹著動人的旋律——那是音樂人李紅林用熱愛譜就的歌魂。聽《交警兄弟,辛苦了》,前奏里的鼓點像清晨街頭的腳步聲,混著弦樂的柔和,仿佛看見交警在車流中抬手指揮的身影,連晨光都染著敬意;品《日月潭·日月山》,鋼琴的單音如湖面漣漪,漸起的笛聲又似山間清風(fēng),恍惚間兩岸的月光都融在了一起,原來他筆下的每一個音符,都不是憑空而生,而是把生活里的細(xì)碎感動,釀成了能叩擊人心的樂章。

與這份歌魂的交集,是歲月里最珍貴的注腳。二〇〇六年五月,我筆下的《為北京喝彩》,經(jīng)他譜曲后有了鮮活的生命力——銅管樂的昂揚像天安門廣場的朝陽,合唱的和聲又似千萬人同心的吶喊,最終這歌在陜西省“和聲杯”歌曲大賽中捧回二等獎。捧著證書的那一刻,耳邊似又響起旋律起伏,那是我們對生活的熱忱,終于在音符里有了回響。更早的二〇〇二年五一,山東兗州電臺的直播間里,主持人的問話還未落,電波中突然淌出《唱祖國》的歌聲——那是他譜的曲,寶雞青少年合唱團(tuán)的嗓音清亮得像春日新芽,“五星紅旗迎風(fēng)飄”的旋律一出來,我指尖都忍不住跟著打節(jié)拍,仿佛看見臺下觀眾跟著哼唱時眼里的光。后來這歌不僅在全國校園歌曲大賽中獲獎,更成了文化宮舞臺上,每次響起都能引全場共情的經(jīng)典。
最暖的記憶,藏在《媽媽,您最好》的曲調(diào)里。二〇〇八年,張云用飽含深情的嗓音,將這首歌從陜西省職工文藝調(diào)演的賽場唱到社區(qū)巷陌,摘得三等獎后,又帶著它登上田水芳獨唱音樂會的舞臺,讓這份對母親的眷戀,傳到了更遠(yuǎn)的地方。而如今《媽的恩情》再續(xù)溫情,李紅林譜曲時,特意將鋼琴的柔潤與弦樂的綿長交織,像極了母親深夜縫補(bǔ)時的燈光,細(xì)碎卻滿是暖意;張云演唱時,刻意放輕了尾音,似是怕驚擾了記憶里母親的叮嚀,那句“歲月染白您的發(fā)”一出口,便讓人想起老家灶臺邊,母親彎腰添柴的背影,原來最深的恩情,都藏在這些唱不盡的日常里。
再到二〇一〇年,《坐上火車去銀川》的輕快、《選擇美好》的治愈,也成了歲月里的甜。前者的節(jié)奏像火車輪軌的“哐當(dāng)”聲,手風(fēng)琴的歡快裹著風(fēng)的味道,仿佛能看見車窗掠過的戈壁與胡楊;后者的吉他伴奏溫柔得像午后陽光,張云的歌聲又似輕聲呢喃,讓人想起把日子過成詩的細(xì)碎美好。這些歌最終都被收進(jìn)《大愛無言》的光盤里,成了能反復(fù)聆聽的歲月饋贈。
其實寫下《媽媽的恩情》的初心,不過是想把每個人心底對母親的牽掛,揉進(jìn)旋律里。李紅林懂這份柔軟,便用音符搭起了情感的橋;張云懂這份厚重,便用歌聲叩開了記憶的門。如今再聽這歌,不只是一段合作的印記,更像是對人間最純粹恩情的致敬——原來好的音樂從不用刻意煽情,只需把心底的真,唱給懂的人聽。
這份藏在西部的歌魂,從來不是孤品——是合作者的心意相通,是演唱者的深情傳遞,更是每段旋律里藏著的人間溫情,讓它在時光里,唱得愈發(fā)動人。
為您推薦
來源:鐵路工程建設(shè)網(wǎng)作者:杜曉言